元問答欄目視頻美女
  1. 文化問答
  2. 答案列表

如何理解王陽明提出的致良知

回答列表
一代心學大師王陽明從15歲格竹悟道開始,到38歲於貴州龍場(今貴州省修文縣)大悟,悟出的是「知行合一」,但此並非是陽明先生的終極思想,他的終極思想是在其49歲(一說50歲)時所提出的「致良知」三字。
王陽明先生講:「某於良知之說,從千死百難中得來,非是容易見得到此」,「吾平生講學,只是致良知三字。」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致良知」的命題的提出,標誌著陽明心學的最終確定。
「致良知」是有兩個詞的精妙組合,一個是「致知」;一個是「良知」
「致知」是源於儒家經典四書中的《大學》,而「良知」則源於《孟子》,這兩個詞看著簡單,其實蘊含著儒門極深的修學體系在內,非旦夕之功所能洞見。
簡單的講,「良知」是人的本我之大智慧,即「本來面目」,而「致良知」就是如同撥雲見日般重現「良知」的功夫所在。
往俗了講,「良知」是我們的內心善良的一種本底精神,而「致良知」是讓我們將此「良知」推充開來,做一個講道德、講底線、講信譽、講品格的高素質的中國人。
有一個故事反映了王陽明先生的「致良知」說,很有意思。
王陽明有個弟子叫南大吉,他有一天對王陽明講:「先生經常看到我許多過錯,為什麼不說一句話呢?」
王陽明問:「有什麼過錯?」
南大吉便一一道來,等他講完了,陽明先生笑著說:「我早講過了。」
南大吉莫名其妙的說:「什麼?」
王陽明講:「我沒有跟你講這些過錯,你又是怎麼知道的呢?」
南大吉搔了一下頭,說:「是我的良知告訴我的。」
王陽明笑道:「良知是誰說的?」
南大吉道:「是先生講的。」
王陽明大笑道:「對了,這不等於是我跟你說的嗎?」
這個故事既彰顯了王陽明的智慧,也講了良知能知善知惡的大作用。
其實作為每個人都有善良的本性,這一點是王陽明所堅信的。
又一個故事,王陽明在平定四省匪亂時,抓住了不可一世的大匪首謝志珊,謝志珊被抓後,王陽明奇怪地跟他講起了「良知」之道,謝志珊冷笑道:「老子就沒良知!」
王陽明笑著說:「天氣好熱,把外套脫了吧!」
謝老珊二話沒說,就把外套脫了。
王陽明說:「再脫」
直到謝志珊只穿了一條底褲之時,王陽明又笑道:「接著脫啊!」
謝志珊臉脹得通紅道:「這不好吧?」
王陽明大笑道:「看來大名鼎鼎的謝志珊也有羞恥之心,這羞恥之心就是良知啊,你不是說你無良知嗎?你講講看。」
謝志珊低頭無言以對。反觀當下,從歷史到現實的今天,人們已忘記了「良知」,只是爭名奪利,信譽不重要了,底線也不講了,於是,三鹿奶粉的事件出來了,地溝油的事件爆發了,至此我們開始意識到我們這個時代最缺的正是「良知」,我們開始呼喚「良知」的回歸,我們開始努力要做一個「致良知」的良好公民。
反觀歐美、日本這些已開發國家,我們開始意識到我們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其實國民素質教育這一塊卻成了我們的短板,當我們在攻擊中醫之時,日本早在80年代就開始把中醫稱為東方醫學而大力弘揚,歐美對中醫也極其重視,只是我們的中藥材不能進入歐美市場,為什麼?質量不過關。
說一句中肯的話,「致良知」在時代的今天已成為關乎國運命脈的重大課題,我們每一個國人須從個人做起,來「致良知」,中華的崛起才有真正的落腳點,中華的昌盛才是有源之水。
所以,我們發起倡議,呼籲每一個國人開始「致良知」,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莫因善小而不為,莫因惡小而為之。
要理解王明陽的「致良知」,首先要理解中國哲學的一些特點。在中國哲學裡,心與物,內與外,事與理之間,並不存在很大的界線。中國哲學的主流思想,並不存在唯物與唯心的對立,用梁啟超的話說,就是「非唯」論。
「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體系里的一個重要基石,然而在「良知」是什麼,在其不同語境中,往往有不同的含義,這也是許多人讀王陽明心學時的困惑所在。造成這種困惑的原因,是未能理解「良知」實際上有三層內涵,是由里及外,一層層拓展的。
第一層含義:本心
儒家一直強調「格物致知」,王陽明把「致知」加了一個字,叫「致良知」。良知這個詞的出處,是孟子說的「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是不假思索的內心深處的認識,我們也可以稱其為「本心」
在儒家看來,本心是與生俱來的。因為與生俱來,故而人皆有之。孟子認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這四種心是所有人都有的。心學鼻祖陸九淵把孟子說的四心,稱之為本心,這也是王陽明所說的良知。
那麼「心」又是什麼呢?心不是心臟,也不是大腦,它不是器官,也不是物質。王陽明說:「所謂汝心,亦不專是那一團血肉,如今死人的那一團血肉還在,緣何不能視聽言動?所謂汝心卻是那能視聽言動的。」心就是無影無形卻能讓人思考、判斷、視聽、言動的精神主體。
關於本心,有一個故事。
南宋時曾擔任富陽主簿(書記官)的楊簡是陸九淵的粉絲。有一回,陸九淵路過富陽,楊簡把大神請來,虛心求教:「先生說要明心,究竟什麼才是本心呢?」
正好此時,有人來告狀,楊簡只得把問題拋在一旁,先審案子。陸九淵一聲沒吭,坐在一旁瞧著。小案子對楊簡來說沒什麼難度,三下五除二搞定了。審完案了,謙虛好學的楊簡繼續請教「何為本心」
本心是什麼,陸九淵搖著蒲扇說:「你審案時,是者知其為是,非者知其為非,這就是你的本心。」怎知一件事是對或錯呢?因為你的內心深處,便是有一種判斷是非的良知存在,這就是所謂的「本心」。也就是說,我們的內心存有一種能分別、判斷、辨析的能力。
這就是良知的第一層含義,即本心。
第二層含義:正知或正見
為什麼王陽明要用「良知」這個詞,因為「良」包括有好的、善的、正確的意思。因此,良知就是正知或正見。正知正見,就是正確的認知,正確的知識,正確的見解,用現代語境說,就是科學的認知。
如果說本心是良知的體,那知正知就是良知的用。王陽明有這樣的表述:「大抵學問功夫只要主意頭腦得當,若主意頭腦專以致良知為事,則凡多聞多見,莫非致良知之功。蓋日月之間,見聞酬酢,雖千頭萬緒,莫非良知之發用流行。」
多聞多見,就是對外在世界的認知。這種認識,在王陽明看來,也是「致良知之功」。很多人在讀心學時,總有一個困惑,王陽明老說「致良知」,但「良知」有啥用呢?這種困惑的由來,主要是狹義地把良知理解為「良心」,即純粹道德層面。這種理解不能說錯,因為在中國哲學,特別是心學裡,良知的確更多指向道德層面。但是,倘若良知只是道德,那麼就太狹隘了。
比如說,大家都知道王陽明還是個著名的軍事家,他帶兵打仗只是靠道德嗎?顯然不是,他是非常精通兵法的。研究兵法,也是致良知。因為良知的第二層含義就是正知,軍事有軍事的規律,弄明白了,就是一種正確的認知。
推而廣之,今天的科學,包括物理、化學、生物、醫學、計算機等等,以及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等,只要能在理論與實踐中得到印證的學問,無一不可稱為「良知」
我們今天講心學,不要總抱著古人的大腿。今天世界處於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比起古人,我們對外在世界的認識,要遠遠超過他們。我看到不少自詡研究心學的人,講良知時舉的例子,還是古人講的「禮」啊,「孝」啊那一套,完全不能與時俱進。我一直在重複馮友蘭先生的偉大見解:對於前人的思想,我們要接著講,不是照著講。
第三層含義:宇宙本體
這個跳躍性太大了。
一開始還在說我們的內心,一下子跳到宇宙本體了。這就是中國哲學的特色。王陽明寫過幾首以良知為題的詩,其中有這麼幾句:「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無聲無臭獨知時,此時乾坤萬有基。」
本心或良知,是「萬化根源」,是「乾坤萬有基」。王陽明還說:「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萬物本吾一體者也。」把心或良知,擴充到宇宙本體的高度。在王陽明之前,陸九淵就表達過:「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要如何來理解,心之本體,即是宇宙之本體呢?
惠施曾說過: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大與小只是表象,大一小一,本質都是「一」。在中國哲學裡,「一」經常指代本體或本根。人在個體存在上是有限的,受限的,但是在精神層面上是無限的,因為精神是無形的,無形的就是無有邊界,無有邊界,又哪來的限制呢?從這點來看,人在精神性上,或者是說心的性質上,與宇宙的精神,或宇宙之心是完全等同的。
在一般人看來,外部世界是獨立於人而存在,就不受你影響,人死了,宇宙不也照樣運行著嗎?世界不差你一個人,也不差你的心。把人的心提高到宇宙本體的高度,人類是不是過於自大傲慢了呢?
然而,現代物理學的發展,似乎在印證中國古代哲人直覺的正確性。現代著名的物理學家,黑洞理論的提出者惠勒在2006年時,說過這樣的話:「我們是萬物成形的參與者,不只是近在眼前的事物,還包括遠在天邊和久遠以前的事物。」他想像中的宇宙,是一個巨大的波,只有在觀察它的時候,它才成形。這個看法,與王陽明說的「岩中花樹」如出一轍。
這種理論,是否能在科學上完全站得住腳,我們這裡且不論。但是其現實意義是巨大的,讓我們能認識到,我們並非藐小的個體,而是具備催動世界改變的能量,這就是心學的意義所在。
猜你喜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