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問答欄目視頻美女
  1. 數碼問答
  2. 答案列表

為什麼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風口

回答列表
2018年,新能源汽車幾乎是當前最具確定性、未來最具爆發性的產業領域。下面,通過系列券商策略會,為大家收集整理10個關鍵詞,從中可以窺探出,為什麼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風口?
關鍵詞1:電動化和智能化。
未來3-5年的產業發展趨勢,在電動化和智能化領域會有新的結構性機會出現,汽車產品從機械產品轉為電子產品,在新興領域中有兩個大的方向:電動化和智能化,這兩個方向在未來3—5年維度里能夠誕生大型成長股。
2019-2020年受政策影響乘用車市場維持40%復合增長,年內6月以後優質車型上市,2019年核心車廠大量投放新產品。新能源市場市場成長空間巨大,電動車市場目前銷量為70-80萬台,到2019-2020年預測會到200萬,隨著市場需求的擴充以及產品的日趨成熟,優質車企會逐漸放量。
關鍵詞2:底部。
當前時點是電動汽車全年很安全的底部位置,堅定看好6月之後到整個下半年的行情。新能源行業全年產銷預測不變,100-110萬輛,超預期的可能性較大。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國整個中遊行業面對的是roe下降的壓力,但行業也出現了較大的分化。
因此判斷主線回歸到兩條:(1)市占率急劇提升的品種(2)roe基本不變的品種。兩條線都可以歸結入主流供應鏈,只有切入全球一二線車企的供應鏈才具有真正的成長性。
關鍵詞3:雙積分。
鋰電設備這個板塊中長期來看依然沒什麼問題,根據主流電新企業產能擴張計劃的統計,到2020年全球鋰電需求有望達到400-500gwh,為現有有效產能的4-5倍左右。鋰電設備是非標定製性很強的設備,與下遊客戶黏性很強?
雙積分政策對新能源汽車是極大的促進。目前政策鼓勵技術升級,無論乘用車、客車、物流車,乘用車補貼最高160w·h/kg,客車起步130w·h/kg,專用車到115w·h/kg,補貼不降反升,突出高能量密度、長續航的政策。
關鍵詞4:布局加速。
我國今年的核心工作一個是治理污染,另一個是發展新能源車。今年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的核心重點。車市增長目前面臨較大壓力,汽車市場發展是以乘用車市場為核心,而新能源車又是乘用車發展的主力。認為今年的新能源車將以被限購城市為核心,且今年新能源車將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以過去強補貼為特徵轉為以市場增量為核心推動,發展潛力將極其巨大,三月份實現了翻倍增長,4月比三月份還高。
產業快速升級之後,這種推動過程將被消費者快速接受。2020年,a級車電池成本在1萬左右,和發動機變速箱成本相近,而發動機變速箱面臨降能耗、減排的污染問題,所以未來新能源車將有效地替代傳統發動機。
關鍵詞5:超預期。
現在存在國際車企加速融入中國新能源車發展的趨勢,所以新能源車今年增速將超預期。在現行政策下發展傳統車達不了降油耗的指標,必須發展新能源車。而合資車企新能源化推動起來後將是一個巨大的增長動力。傳統燃油車銷量內資占43%,合資占50%,合資和豪華占57%;新能源車銷量內資占95%,合資幾乎為0。
合資企業會以中國為核心走向世界,插電混動的出口很多是在中國造完賣到美國。今年新能源市場樂觀,預計能超100萬輛,而且現在乘用車是中小型車發展,未來中大型車發展起來後,新能源車發展將邁上一個新台階。
關鍵詞6:升級。
傳統車企進入新能源車行業比網際網路車企優勢大、積累多、技術強。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共同發力,爆款車型問世在即:傳統車企相繼推出續航300km以上乘用車型,定價均低於15萬元,部分甚至在10萬元以下,具備高性價比。
新能源車pk燃油車的途徑必須是適應普遍的大眾需求的市場化路線。因此,電動車未來趨勢是:cheaper、faster、further、smarter、morefashionable、moreefficient(更便宜、更快、更遠、更智能、更時尚、更高效),新能源車的核心技術還在不斷升級,還有不斷提升的空間。
關鍵詞7:消費元年。
在雙積分壓力下生產更多新能源車是最優方案:油耗積分壓力逐年增大,單靠發動機效率降油耗越來越難,並即將到達瓶頸;2019-2020年新能源車積分(nev)比例要求在10%、12%,而2017年13家汽車集團僅有7家nev積分比例在7%以上,剩下6家均在3%以下,2019年開始考核nev積分,2018將是最後搶占市場的窗口期。
新補貼標準傾向高續航乘用車和專用車:2018年6月11日後開始執行,高續航乘用車和專用車補貼高於過渡期,下半年將是放量高峰,預計全年銷量超過100萬輛,增量主要會來自乘用車。乘用車引領真實消費崛起:非限購城市需求逐步釋放,合肥、重慶、青島等位列2017銷量前十,且個人用戶占比基本50%以上,2018前兩月合肥、南昌、成都、鄭州進入銷量前十,個人用戶為主。高續航里程車型數量大增,續航里程超300km純電動乘用車車型在2018年1-3月推薦車型目錄中占比近50%,顯著高於2017年。
關鍵詞8:多維度發力。
政策端:雙積分政策+補貼、購置稅減免至2020年+部分區域牌照、限行政策照顧。
供給端:續航里程增加、價格大幅下降,預計2020年「購置+使用成本」與燃油車齊平,2025年購置成本與燃油車持平。
需求端:在滿足續航里程與成本基礎上,對智能化、網聯化以及各類創新要求更高,新能源車已將智能網聯作為標配,亮點與創新也更多,且更容易實現高level的智能駕駛。
關鍵詞9:全球基地和進口替代。
在4月25日-5月4日的北京車展中,傳統車企積極推出新車型,其中插混成為主推,蔚來等新興造車勢力也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注入活力,未來混插有望憑藉較高的接受度和性價比優勢實現快速成長。
基於中國製造企業卓越的降成本能力、豐富的產業鏈優勢、市場容量巨大以及先發優勢(包括產能等),未來中國有望成為全球動力鋰電生產基地,利好國產設備。伴隨產品競爭優勢的加強,國產鋰電設備迎來進口替代和自動化率提升兩大重要機遇,行業高增長可期,而龍頭則將實現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成長。
關鍵詞10:發展速度最快。
中國在新能源和無人駕駛發展速度最快。我國新能源車市場規模大、企業多(>200家註冊的,自動駕駛初創企業26家),按2017年銷量排名的國際top10品牌,前兩大為比亞迪和北汽,tesla僅排在第三。車載模塊領域,華為的產品已經廣泛用於東風等國內車企,雷射雷達技術和國際水平接近,無人駕駛晶片也有企業在做。
看完這10個關鍵詞,下一個投資風口已經很清晰:新能源汽車經過近10年的積累發育,當前正在從政策助推期向需求發力的市場化階段轉型。隨著環保推動、技術突破以及成本下降,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燃油車是大勢所趨,未來發展空間不可估量。
而當前正處於新能源汽車發展駛入「快車道」的提速變道階段,今年1-4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近150%便是有力證明。
2018年,新能源汽車幾乎是當前最具確定性、未來最具爆發性的產業領域。下面,通過系列券商策略會,為大家收集整理10個關鍵詞,從中可以窺探出,為什麼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風口?
關鍵詞1:電動化和智能化
未來3-5年的產業發展趨勢,在電動化和智能化領域會有新的結構性機會出現,汽車產品從機械產品轉為電子產品,在新興領域中有兩個大的方向:電動化和智能化,這兩個方向在未來3—5年維度里能夠誕生大型成長股。
2019-2020年受政策影響乘用車市場維持40%復合增長,年內6月以後優質車型上市,2019年核心車廠大量投放新產品。新能源市場市場成長空間巨大,電動車市場目前銷量為70-80萬台,到2019-2020年預測會到200萬,隨著市場需求的擴充以及產品的日趨成熟,優質車企會逐漸放量。
關鍵詞2:底部
當前時點是電動汽車全年很安全的底部位置,堅定看好6月之後到整個下半年的行情。新能源行業全年產銷預測不變,100-110萬輛,超預期的可能性較大。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國整個中遊行業面對的是roe下降的壓力,但行業也出現了較大的分化。
因此判斷主線回歸到兩條:(1)市占率急劇提升的品種(2)roe基本不變的品種。兩條線都可以歸結入主流供應鏈,只有切入全球一二線車企的供應鏈才具有真正的成長性。
關鍵詞3:雙積分
鋰電設備這個板塊中長期來看依然沒什麼問題,根據主流電新企業產能擴張計劃的統計,到2020年全球鋰電需求有望達到400-500gwh,為現有有效產能的4-5倍左右。鋰電設備是非標定製性很強的設備,與下遊客戶黏性很強?
雙積分政策對新能源汽車是極大的促進。目前政策鼓勵技術升級,無論乘用車、客車、物流車,乘用車補貼最高160w·h/kg,客車起步130w·h/kg,專用車到115w·h/kg,補貼不降反升,突出高能量密度、長續航的政策。
關鍵詞4:布局加速
我國今年的核心工作一個是治理污染,另一個是發展新能源車。今年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的核心重點。車市增長目前面臨較大壓力,汽車市場發展是以乘用車市場為核心,而新能源車又是乘用車發展的主力。認為今年的新能源車將以被限購城市為核心,且今年新能源車將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以過去強補貼為特徵轉為以市場增量為核心推動,發展潛力將極其巨大,三月份實現了翻倍增長,4月比三月份還高。
產業快速升級之後,這種推動過程將被消費者快速接受。2020年,a級車電池成本在1萬左右,和發動機變速箱成本相近,而發動機變速箱面臨降能耗、減排的污染問題,所以未來新能源車將有效地替代傳統發動機。
關鍵詞5:超預期
現在存在國際車企加速融入中國新能源車發展的趨勢,所以新能源車今年增速將超預期。在現行政策下發展傳統車達不了降油耗的指標,必須發展新能源車。而合資車企新能源化推動起來後將是一個巨大的增長動力。傳統燃油車銷量內資占43%,合資占50%,合資和豪華占57%;新能源車銷量內資占95%,合資幾乎為0。
合資企業會以中國為核心走向世界,插電混動的出口很多是在中國造完賣到美國。今年新能源市場樂觀,預計能超100萬輛,而且現在乘用車是中小型車發展,未來中大型車發展起來後,新能源車發展將邁上一個新台階。
關鍵詞6:升級
傳統車企進入新能源車行業比網際網路車企優勢大、積累多、技術強。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共同發力,爆款車型問世在即:傳統車企相繼推出續航300km以上乘用車型,定價均低於15萬元,部分甚至在10萬元以下,具備高性價比。
新能源車pk燃油車的途徑必須是適應普遍的大眾需求的市場化路線。因此,電動車未來趨勢是:cheaper、faster、further、smarter、morefashionable、moreefficient(更便宜、更快、更遠、更智能、更時尚、更高效),新能源車的核心技術還在不斷升級,還有不斷提升的空間。
關鍵詞7:消費元年
在雙積分壓力下生產更多新能源車是最優方案:油耗積分壓力逐年增大,單靠發動機效率降油耗越來越難,並即將到達瓶頸;2019-2020年新能源車積分(nev)比例要求在10%、12%,而2017年13家汽車集團僅有7家nev積分比例在7%以上,剩下6家均在3%以下,2019年開始考核nev積分,2018將是最後搶占市場的窗口期。
新補貼標準傾向高續航乘用車和專用車:2018年6月11日後開始執行,高續航乘用車和專用車補貼高於過渡期,下半年將是放量高峰,預計全年銷量超過100萬輛,增量主要會來自乘用車。乘用車引領真實消費崛起:非限購城市需求逐步釋放,合肥、重慶、青島等位列2017銷量前十,且個人用戶占比基本50%以上,2018前兩月合肥、南昌、成都、鄭州進入銷量前十,個人用戶為主。高續航里程車型數量大增,續航里程超300km純電動乘用車車型在2018年1-3月推薦車型目錄中占比近50%,顯著高於2017年。
關鍵詞8:多維度發力
政策端:雙積分政策+補貼、購置稅減免至2020年+部分區域牌照、限行政策照顧。
供給端:續航里程增加、價格大幅下降,預計2020年「購置+使用成本」與燃油車齊平,2025年購置成本與燃油車持平。
需求端:在滿足續航里程與成本基礎上,對智能化、網聯化以及各類創新要求更高,新能源車已將智能網聯作為標配,亮點與創新也更多,且更容易實現高level的智能駕駛。
關鍵詞9:全球基地和進口替代
在4月25日-5月4日的北京車展中,傳統車企積極推出新車型,其中插混成為主推,蔚來等新興造車勢力也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注入活力,未來混插有望憑藉較高的接受度和性價比優勢實現快速成長。
基於中國製造企業卓越的降成本能力、豐富的產業鏈優勢、市場容量巨大以及先發優勢(包括產能等),未來中國有望成為全球動力鋰電生產基地,利好國產設備。伴隨產品競爭優勢的加強,國產鋰電設備迎來進口替代和自動化率提升兩大重要機遇,行業高增長可期,而龍頭則將實現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成長。
關鍵詞10:發展速度最快
中國在新能源和無人駕駛發展速度最快。我國新能源車市場規模大、企業多(>200家註冊的,自動駕駛初創企業26家),按2017年銷量排名的國際top10品牌,前兩大為比亞迪和北汽,tesla僅排在第三。車載模塊領域,華為的產品已經廣泛用於東風等國內車企,雷射雷達技術和國際水平接近,無人駕駛晶片也有企業在做。
看完這10個關鍵詞,下一個投資風口已經很清晰:新能源汽車經過近10年的積累發育,當前正在從政策助推期向需求發力的市場化階段轉型。隨著環保推動、技術突破以及成本下降,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燃油車是大勢所趨,未來發展空間不可估量。
而當前正處於新能源汽車發展駛入「快車道」的提速變道階段,今年1-4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近150%便是有力證明。
猜你喜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