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問答欄目視頻美女
  1. 職場問答
  2. 答案列表

挫折是否有利於成長 反方 一辯立論陳詞

回答列表
正方:挫折有利於成長
反方:挫折不利於成長。
我方為反方
一辯發言稿:(破題立論)。
尊敬的主席、評委、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
我方認為挫折不利成長。
挫折,《辭海》里是這樣解釋的:①壓制阻礙;使受挫或失敗②社會心理學上指個體在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遇到障礙或干擾而產生的心理狀態。表現為失望、痛苦、沮喪、不安等,挫折可使意志薄弱者消極、妥協。
人的成長指的是人從自然人轉變為社會人,以及充分社會化的過程。以身心的健康發展和社會角色趨向成熟兩個指標來顯示,雖然挫折是人成長過程中必然面對的人生境遇,但大量的事實證明挫折不利於人的成長。人的成長需要正面的激勵和正面的經驗,而挫折只能令人在精神上陷入失敗境地,嚴重的挫折,甚至能毀滅人的精神和肉體。皮之不在,毛之焉附。
一個人經歷的挫折過多,就會產生無助感,從而悲觀失望、怨天尤人,尤其是當前的中學生,他們情感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對自己失去信心。有的學生厭學情緒嚴重,怕上學、怕考試、甚至逃學等等,不就是因為他們成功的體驗太少,經歷的學習挫折太多,感到無助而無望嗎?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不就是挫折對人成長的負面效應嗎? 所以,我方認為挫折不利於成長。
謝謝大家
二辯:(例證,支持論點)。
的確,在學習和生活上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絕對不能認為「挫折有利於成長!」而應清楚地知道「讓學生學會如何面對挫折,如何應對挫折,提高他們對挫折的承受力,去戰勝挫折」,才有利於學生成長,而挫折本身不利於學生成長的。
有個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將幾隻跳蚤放在一個蓋著玻璃板的器皿內。起先,這些跳蚤都拚命地想跳出器皿,奮力去跳,結果總是撞到玻璃板。久而久之,它們就保持了同樣的跳的高度,即使你拿走了玻璃蓋,它們也不會跳出器皿。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講的「習得性無助」的現象。因為跳蚤經歷了挫折後,已形成了無法成功的條件反射。
人經歷挫折後也會產生「習得性無助」現象,它會嚴重影響人的情緒,使人變得抑鬱、沮喪、無奈、絕望。進而使個體變得不思進取,放棄學習、放棄拼搏、放棄成功。甚至會使人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下降,輕者產生退縮性行為,重者喪失理智,產生極端行為。請問對方辯友挫折還有利於學生成長嗎?
《西海都市報》報道:前不久,東北某省一對夫婦家財萬貫,本以為可以讓孩子在挫折中成長,他們對孩子隱瞞了自己真實的經濟狀況。在同學當中,孩子由於囊中羞澀被其他同學的歧視和嘲笑,孩子受到了挫折的一次次地打擊,而更讓孩子驚愕的是自己父母竟然是百萬富翁。於是,孩子產生了嚴重的報復念頭,他開摩托車撞傷人、放火燒了自己家的房子,給他的父母經濟上造成了很大損失,這時父母才明白孩子已經知道了他們隱瞞的情況,而這些行為都源於報復。孩子正處在心志嬌嫩、人格未成型的階段,挫折不僅不會有益,反而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陰影,有利於他們健康成長嗎?
綜上所述:我方明確:挫折不利於成長。
謝謝大家
三辯:(剖析論點)。
我方剛才已經很清晰地告訴對方辯友了,讓學生成長的並不是挫折本身。
張海迪說過:在人生的道路上,誰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戰勝它。戰勝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強者。可見,挫折本身是不利於成長的,真正有利於我們健康成長的恰恰是戰勝挫折的信心和勇氣。
戰勝挫折是有利的不等於挫折本身就是有利的。我們說戰勝挫折是對挫折持否定態度,如果否定某個東西帶來了好的結果就等於這個東西本身也是好的,那麼今天您方也不同意我方觀點,也否定了我方,如果您的這種否定是正確的,是不是說我方的觀點本身也是正確的呢?
如果就如你們所說的挫折有利於成長的話,那麼,遭受挫折之後,每個人遇到挫折都能爬起來嗎?當然不能。能爬起來的,讓他成長的關鍵是他爬起來的心態和方法還是挫折本身呢?顯然是前者。
請問對方辯友:
1)挫折這兩個字跟克服挫折是不是同一種概念。
2)成長的關鍵是挫折還是面對挫折的心態。
我的觀點是:挫折不利於成長,面對挫折的積極心態有利於成長。擺脫是克服,不是逃避,我們要將挫折變成不是挫折,我們才會成長。遭受挫折時,不要盯住它不放,挫折已經發生,就應當面對它,解決它,擺脫它,如果始終糾纏,久久不能放下,那麼痛苦的感受就會猶如泥濘的沼澤地,你越是不能很快從中脫身,它就越可能把你陷住,而且越陷越深,直到不能自拔。難道我們只有一直處於逆境,處於挫折之中我們才會成長嗎?這個觀點讓人聽起來是如何的荒謬啊!所以我們要看到成長的關鍵是什麼?是心態,是您面對挫折時正面或負面的心態,絕不是挫折本身。可你方認為挫折本身有利於成長啊?這種觀點難道站得住腳嗎?
謝謝大家
四辯發言:(結案陳詞)。
尊敬的主席、評委們、對方辯友你們好。
我們遺憾地看到對方辯友在整場辯論過程中對我方一些觀點、立場和提問,或視而不見,或避而不答,或避重就輕,對一些事例只看表面現象,不究問題實質。
我方一辯、二辯、三辯已從許多方面充分論述了我方的觀點。經過自由辯論,大家一定發現即使對方的事例,也都是克服挫折後才成長的。
正是因為在克服挫折、跨越挫折和戰勝挫折過程中,產生和造就了一些偉大人物,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便產生了一種對挫折的崇拜,而這種崇拜往往是盲目和消極的。
挫折遠非造就人成長的充分條件,無數人在挫折中沒有任何改變現狀的動力。挫折中的壓力可以成就極少數的人,但更能摧毀多數人。所以說挫折不利於成長!只能說克服挫折、跨越挫折和戰勝挫折,才利於學生成長,更不能認為挫折有利學生成長,而去人為地製造挫折!在現實中,有許多孩子們的自尊自信就不斷受到挫折的侵犯,就像一塊石頭,被一把堅硬的鑿子敲打著,一點一滴地被擊得粉碎。
尊敬的對方辯友,如果你們認為挫折有利於成長?那麼為什麼你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是不是不斷地設置挫折讓學生成長呢?顯然不是,那就請你們,請各位評委,各位觀眾,為了學生們的健康成長,支持我方的觀點:挫折不利於成長,好嗎?謝謝大家。
其餘參考
順境就是良好的境遇,逆境與之相對。人的成長指的是人從自然人轉變為社會人,以及充分社會化的過程。以身心的健康發展和社會角色趨向成熟兩個指標來顯示,雖然順境逆境,都是人成長過程中必然面對的人生境遇,但比較而言,順境更有利於人的成長。首先從人的身心發展來看,一方面科學的營養供給、健全的公共衛生體系,比起匱乏的物質保障,欠缺的公共衛生服務,更有利於人的生理成長。另一方面,順境更有利於人心智的成長,人心智的成長包括認知能力的提升、性情的陶冶、品格的養成。逆境中,學習環境是壓制性的,可以認知事物,但是順境中,提供的是鼓勵性的教育氛圍,更有利於認知的系統發展。逆境中可以認識到人生的艱辛,但也容易產生焦慮和痛苦,甚至產生對他人的疏離感和不信任。而順境當中,我們更可以體會到家庭的溫暖,社會的關愛,友情的可貴,從而擁有寬容開放、健康的心態。逆境中,對人品格的培養是有條件的,很容易就超出了基本的心理承壓範圍,造成人格的扭曲。而順境中,對人品格的培養,卻是潛移默化的,通過積極的教育手段,和良好的性情陶冶,鍛造更健全的人格。其次,從人的社會化進程來看,一方面順境更有利於滿足人生各階段的成長需求,當我們還是孩童的時候,順境中家庭的關愛讓我們具有了自信心和自主意識,而在破碎中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容易自卑多疑。青少年的時候,順境中良好的教育,可以使我們學業有成,謀生有道,而缺乏教育,則一時失去成長依託,迷失生活方向。當我們到了成年乃至老年的時候,順境使人在自我肯定中,獲得終生成長的動力,而逆境的衝擊,容易使人意志消沉,自我否定。另一方面,順境更有利於人社會角色的成熟,因為人的成長,總是以其獨立的擔當恰當的社會角色為標誌的,逆境中的困頓,容易產生挫敗感,使人打斷終生成長的進程,而順境中持續的社會發展,健全的制度安排,和諧的日常生活,為人的社會角色成熟提供了更良性的空間。好風憑藉力,助我上青雲。憑藉順境的好風,我們可以展開成長的雙翼,在人生的天際飛得更高,更遠。
猜你喜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