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問答欄目視頻美女
  1. 數碼問答
  2. 答案列表

成飛集成:攬入鋰電如鯁在喉

回答列表
一紙終止重組的公告,讓成飛集成再度倒在了華麗轉身的前夜。
四年三度籌劃,一心寄望重組改變命運的成飛集成,最終不得不面對冰冷的事實。若將四年的時間延展開來,漂泊不定的信心和妖性十足的股價或許是成飛集成最真實的寫照。
攬入鋰電如鯁在喉。
成飛集成首度籌劃重組還要追溯至2010年7月。彼時,上市兩年半的成飛集成業績平穩、增長有序,或許是為了跨越發展,它將目光投向了置入集團優質資產,即擬以不低於9.7元/股的價格定向增發不超過1.06億股,募資不超過10.2億元,用於增資控股中航鋰電建設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
當時,鋰電概念在a股炙手可熱,中航鋰電更是被視為掌握核心技術的頂尖公司。每年3.74億元的業績預期,中航投資、洪都航空、中航工業的聯手護航,還有飛彈研究所的技術支持,成飛集成「鋰電第一股」的皇冠光芒無比。
市場熱捧之下,成飛集成股價一路飆升,短短兩個月,從8.7元漲至39.66元的高位,漲幅高達344.37%。
然而,市場期許甚高的中航鋰電在置入上市公司後,並未表現出理想的業績,反而成為公司的包袱。在中航鋰電置入後的首個完整會計年度中,成飛集成的凈利潤較上一年度減少19.39%,扣非後凈利潤更是大幅下滑,僅為3348萬元,降幅高達46.9%。
罪魁禍首就是中航鋰電。2012年度,中航鋰電已經虧損2265萬元。但這還只是開始,由於鋰電市場啟動緩慢,銷售難以達到預期,成飛集成不得不負重前行。受此影響,公司股價也陷入漫漫頹勢,至2012年下半年,成飛集成股價僅維持在10元左右,昔日風采全然不見。
情定同捷無果而終。
或許是不甘於「泯然眾人」,在股價觸及低位後不久,2013年1月12日,成飛集成又拋出了一份重組預案,擬通過現金及發行股票的方式收購經內部資產重組後的同捷科技87.8618%股權並配套募資,標的資產合計交易價格不超過5.45億元。
同捷科技同樣亮點十足——國內最大汽車獨立設計公司、行業內公認的四大汽車覆蓋件模具企業之一,諸多名號重燃市場信心,公司股價連拉4個漲停。
不過,市場並未就此等來成飛集成華麗轉身的一刻。當年7月11日,成飛集成公告稱,由於尚未完成相應股權的有關對價支付、內部資產重組中相關資金往來清理等先決條件,重組協議自動終止。
與前一次股價大跌不同的是,成飛集成此次復牌後股價並未暴跌,市場似乎已對之習以為常,從而淡定接受。
可是,成飛集成的業績騰飛還是未得解決,748萬元的2013年扣非後凈利潤創下了公司上市以來的新低,較2012年下降77.67%。
傍上特種再度夢斷。
兩次失利之後,成飛集成並未氣餒,在停牌半年後,又於今年5月19日宣布了新的重組方案,擬以定增購入沈飛集團、成飛集團及洪都科技,標的資產的預估值為158.47億元,同時募集52.82億元的配套資金。重組完成後,成飛集成將成為中航工業集團唯一的防務資產上市平台。
方案一經面世,成飛集成的股價便扶搖直上,僅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便沖高至72.6元的歷史高位,漲幅高達380%。
然而,由於涉嫌「行業壟斷」而無法獲得主管部門批准,卻讓這一切再度煙消雲散,這對已期許甚高的市場無疑是重擊。公司復牌首日,近7000萬股的賣單將股價牢牢地封於跌停板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成飛集成率領特種板塊衝上高地之後,中航工業旗下一些公司卻逢高減持了小部分股權。中航重機(600765,股吧)9月3日公告稱,控股股東貴航集團分3次累計減持公司2045.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629%。
除此之外,在12月9日,航空動力(600893,股吧)也公告稱,為緩解公司全資子公司的資金壓力,累計出售其所持有的中航動控(000738,股吧)1500萬股股票,占中航動控總股本的1.31%,共回籠資金25955萬元。
猜你喜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