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問答欄目視頻美女
  1. 歷史問答
  2. 答案列表

古代的男子總喜歡娶十三四歲的少女,是什麼原因

回答列表
翻看《二十四史》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古代皇帝和皇后結婚時的年齡都很小。
公元前192年的漢朝,11歲的張嫣成為了皇后。
公元557年的隋朝,14歲的獨孤伽羅嫁給了楊堅。
公元613年的唐朝,13歲的長孫氏嫁給李世民。
公元1024年的宋朝,才12歲的郭氏嫁給趙禎。
公元1425年的明朝,14歲的胡善祥嫁給了朱瞻基。
公元1665年的清朝,14歲的赫舍里氏嫁給了康熙。

這裡只是挑選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其中最小的11歲,最大的也才14歲。當然也僅是古代皇室婚姻的冰山一角。
不過,如果說這是古代婚嫁年齡的特殊限制,那麼我們繼續往後看會發現,皇帝每年都要挑選秀女,秀女的年齡也都在十三四歲左右。
即便是民間,一些有錢人納妾也都會找十三四歲的女孩,超過18歲的女子基本上就算是大齡剩女了。這就很有意思了,為何古代男子總喜歡娶十三四歲的少女為妻呢?

原因一
從秦朝開始,國家的統治時間都不會超過300年。而每次天下大亂之後,人口就會驟降。秦末漢初,人口驟降到1300萬。三國亂世之後,人口更是下降到了恐怖的700萬。
之後的唐宋元明皆是如此,人口相較於巔峰時期,都要損失超過50%以上。古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會提前結婚的年齡。
其實這也不難計算,如果按照如今25歲結婚生子的平均情況來看,300年的時間也就只有12代人。
可如果結婚年齡提前到十三四歲,那麼300年的時間就可以有23代人,多了11代人。此外古代鼓勵多生育,那麼人口就會在短時間內迅速恢復到頂峰。
在長期的婚姻年齡規定之下,人們也就逐漸習慣了迎娶十三四歲少女的習慣。
所以這第一個原因就是古代的婚嫁年齡規定。

原因二
第二個原因是比較沉痛的。如果我們知道自己的壽命只能活到40歲,那麼在有限的時間裡該怎麼去處理結婚的問題?
毫無疑問,肯定是越早越好。
眾所周知,古代人均壽命忽高忽低,但絕對不會超過50歲,低一些的甚至只有40歲左右。
在如此短暫的生命之中,除了要養活雙親,還要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那麼男子就必須在十三四歲解決婚姻問題。
那麼同樣的,結婚的對象也肯定要是十三四歲的少女,這是一種平衡。
此外,娶了妻子家裡就等於多了一個勞動力,年輕的妻子體力充沛,不僅可以幫助丈夫照顧公婆,料理家務,還可以幫助丈夫做一些農活。
不過等到妻子懷孕之後,新的危機也就來臨了。

原因三
上面說了古代人均壽命普遍較低,但有兩項數據卻出奇的高,那就是古代嬰兒的夭折率非常高,孕婦難產率非常高。
我們看清朝的順治皇帝,他一共孕育8個兒子,但其中4個早夭,沒能活過10歲。即便是康熙也差點在3歲時死於天花。
皇宮擁有國家最頂尖的醫療團隊,可依舊有50%以上的夭折率,民間就更別提了。
在戰亂,瘟疫疾病,以及天災等問題的多重壓力之下,民間孩子的成活率能超過50%就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事情了。

此外古代產婦的難產率非常高,有一句流傳已久的話是「鬼門關前走一遭」,說的就是產婦生子的過程。古代沒有產檢以及b超,完全通過診脈來判斷胎兒的情況,會出現巨大的誤差。
若是一些有名氣的郎中還準確些,就怕一些赤腳游醫胡亂瞎說。
通過以上的原因可以看出,古代男子迎娶十三四歲的女子,並非是他們喜歡,而是被現實所迫。
那麼一些年齡大的有錢人納妾,以及皇帝挑選嬪妃,為什麼也喜歡十三四歲的少女呢?
這就是第四個原因。

原因四
古代有錢人納妾很少情況是為了貪圖女子的年輕貌美,大多是看上了年輕女子的生育能力。
眾所周知,少女十三四歲時就會來月事,古人認為這個時候的女孩是生育能力最強的時候。
首先年輕的女子身體底子好,很容易就能懷孕,孩子的質量也不錯。
其次生孩子是個力氣活,這個年齡的女孩精力充沛,生孩子的過程會相對順利很多。
不過如果是年齡太小的女孩,她們還沒有出現月事,一來沒有生育能力。即便是有,這些女孩因為身體瘦小,力氣不夠,也生不下來孩子。
而年齡大的女子,因為身體機能的衰老,孩子的質量不一定有保障,而且生產的時候也會出現有心無力的情況。
其實古人的這個思維並不科學,用如今的科學角度來看,十三四歲的少女身體還在發育,如果懷孕生子,不僅胎兒的質量並不會太高,而且還會對女子的身體造成巨大的傷害。

小結,背後思考
通過以上的總結可以看出,古代男子迎娶少女並非完全是出於內心的喜歡,大多數情況是為了生存。
而且在古代重男輕女的思想之下,女方的家長也希望女兒可以儘早出嫁。一來可以減輕家庭的負擔,二來如果可以嫁給一些有錢人當妾室,家裡還可以跟著沾光。
不過無論從哪個方面去看,吃虧的都是女子。這也沒有辦法,古代女子地位低下,只能聽從家人的安排,聽從丈夫的驅使,成為生育的工具。
可悲,可嘆。
參考資料:《史記》、《清史稿》。
猜你喜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