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問答欄目視頻美女
  1. 文化問答
  2. 答案列表

農村有一種說法,穀雨前後,種瓜點豆,有什麼科學道理嗎

回答列表
這是農諺,是古代勞動人民根椐祖祖輩輩多年的生產經驗總結出來的,凡是能夠成為農諺的,都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
"穀雨前後,種瓜點豆″這則農諺,是中原一帶的說法,這是因為古時農耕社會的起源就在中原一帶。

瓜豆等種子,是在土壤溫度達到十四五度以上時,才會發芽生長,低於十度是不會出芽的。而瓜豆又是在春夏季半濕潤的氣候環境下生長,不適於太潮濕的雨季,太潮濕的環境,瓜豆就被水淹漬了。這段生長時間,這是三四個月,而瓜豆的生長時間正好也是三四個月。
所以,瓜豆到能夠出芽時就要播種,種早了太冷不出芽,種太晚了會遇到雨漬減產。

所以,到穀雨前後,發芽溫度適宜了就要種瓜點豆,為的是讓它儘快出芽生長,趕在夏至小暑季節,西瓜正沙瓤,甜瓜正香脆,豆角正嫩青,正好收穫。
西瓜如果遇上大雨,就不沙瓤了,那就要拆鋪撈瓜。
穀雨前後,種瓜點豆的科學道理,就在這裡。
「穀雨前後,種穀點豆」,還有一種說法是「穀雨前後,按棉點豆」。這二句話的意思是一樣的,都是說到了二十四節中的「穀雨」,就該播種了,主要是播種些旱田作物。
這句話是有區域性的,主要指的是中原一帶,用於江南地區或東北地區是不適宜的。
那為什麼到了「穀雨」前後,就種瓜點豆呢?這是因為北方地區春季雨少,有「春雨貴如油」之說,一般到了「穀雨」前後,老天才會下多些的雨。過去是小農經濟,許多的農村沒什麼水利設施,主要是靠天吃飯,天下了雨才能適時播種?
上世紀五十年代,山西有位著名作家趙樹理,在文壇屬「山藥蛋」派,他寫了部小說叫《小二黑結婚》,書中的主要人物李二黑的父親,人稱「小諸葛」,小諸葛種田都要占卜占卜,看看老黃曆。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天下了場透雨,人們忙於耕田播種,而小諸葛占卜了一下,說不益播種,結果誤了土壤相宜播種的時間,人家的穀子苗生長的綠油油的,而他家的田裡,穀子芽悶死在了田裡,人家到了秋季獲得了豐收,他家絕收了。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在靠天吃飯的歲月里,到了應播種的時候,天下了及時雨,就要及時播種,不能墨守成規。
「穀雨前後,種瓜點豆」,說的是穀雨的前後,這個前後,並非前後的一、二天,如果在穀雨前十天或穀雨後十天內,天下了雨該播種就要播種,靠天吃飯的年代,要跟著老天走,也就是說要順勢而為。因為北方地區的春季,雨水較少,過了這村就沒這個店了,這也是人們說的「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過去的年代與現在不同,人們的肚子饑飽就靠那幾畝田,現在的農村人大都在外打工,地球也成了地球村,商品包括糧食的流通,隨時可走遍每一個角落,再加上救災機制的完善,即便是某一地莊稼絕了收,也不會將人餓死。過去就不行了,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家裡的那幾畝地絕了收,只能去討飯了,餓死人的事情也很多。
所以,過去的農民,土地就是命根子,非常重視家裡的幾畝的耕種,每年搶收搶打,生怕誤了時節,特別是「穀雨」該播種的時節。「春種一顆粟,秋收萬顆粒」,春季播不上,那來的秋季果實纍纍呢?

農諺有言:清明斷雪,穀雨斷霜。這是在說,到了清明時節,再不下雪,穀雨時節,再不下霜。氣溫低到一定程度才會落霜下雪,氣溫高而無寒冷,便無霜雪下的。

在我國,習慣用二十四節氣來反映天氣變化,寒暑冷暖不同,居此從事農耕。春暖夏熱秋涼冬冷,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反映了一年四季冷熱特點,也反映農事特點。清明、穀雨是春季六個節氣中最後兩個節氣。穀雨之後是立夏,這是春夏之交,季節要轉換了,由春暖變夏熱。這對種植需要高溫的作物有利,而瓜豆是速生快熟作物,需要高熱高溫度,這對生長有利。所以會說,穀雨前後,點瓜種豆。當然,我國地大,南北有差異,在我南方,北回歸線之南,在驚蟄春分時節,也可以點瓜種豆了。在東北就不適宜,氣溫達不到。穀雨前後,點瓜種豆,至要適合於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
萬物生長靠太陽,萬物生長要水養。沒有適合的溫度,溫度是不行的,這是自然之理,科學之理,需遵從,逆之便會事倍功半。穀雨前後,點瓜種豆,是經驗總結,是有理的。
猜你喜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