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問答欄目視頻美女
  1. 生活問答
  2. 答案列表
  3. 答案正文

懷化人怎麼過春節?有哪些獨特的過年習俗

在懷化,過年有許多古樸獨特的民俗,至今猶存。
在懷化,過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祭灶」起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止。這期間,在民間要舉行一系列的富有地方色彩的祭慶活動。以示對上天神靈,祖宗的敬長和祈禱,表達人們對來年生活的祝福,嚮往和寄託。
農曆臘月二十三日傳統的「祭灶」活動,懷化人俗稱「送灶灶」。傳說灶君是玉皇大帝專門來監督百姓行動的,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日那天,灶君要向玉皇大帝彙報民間善惡。因此,這天人們要用糍粑、糖果,上檀香、焚拜灶君,送他上天,希望灶君在玉帝面前隱惡揚善。灶君走後,人們就在灶前貼上灶君的神像,從此便不許小孩在灶前隨便掏亂,以示對灶神的尊敬,春節就由此開始了。
大年三十那天,懷化各地都有趕集的習俗。這是一年最後,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集市。這天,各家各戶皆打掃房屋,整理家什。柱上換上鮮紅的春聯,門上貼了畫有唐武將秦叔寶、慰遲恭的門神像。
大年三十這天的飯菜也特別有講究:菜中必須有青菜、豆腐、香腸。早飯是用粳米和糯米拌合煮成。叫「年更飯」此飯不能泡湯,人們認為「年更飯」泡湯則田埂會崩塌。早餐的第一口菜不是雞鴨魚肉,而是青菜,據說吃青菜表示一年四季清(青)寂平安。吃後家裡長者要問:「今年青菜苦不苦?」眾人應答:「苦」。據說吃起來苦的青菜預示明年的收成好。小孩不懂事往往有說甜的,大人總是忙著糾正,此外,更為有趣的是五穀飯。
三十晚上吃團圓飯的時候,由家裡的一個人盛碗飯,拌上五穀,坐在自家的田裡吃,邊吃飯邊有心無心地說:「光谷,光谷」(全是谷的意思)。人們通過這種奇特而又古老的方式向土地祈求五穀豐登,表達出人們對土的崇拜、對五穀的追求。不過,這只是在生產力落後的狀況下發自人們內心深處的一種美好願望。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習俗已在慢慢地消亡。
除夕之夜的打年鑼,搶頭水把過年推向高潮,在「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時刻,懷化人有獨特的方式渡過。晚飯後,青年們聚自己村有名望的人家的庭院裡,打年鑼、對酒歌,鑼鼓聲中,唱起高的酒歌,一唱一答,輸者定罰酒。小孩婦女們則在家裡守歲。
正月初一,農村有「搶井水」的風俗,大家趁天沒亮就去挑井水,看誰家能夠搶到新年的第一桶井水,預示著新的一年有好運氣、豐收、吉祥。
大年初一,各人從頭到腳換然一新。吃過早飯,就是給長輩拜年,在古老的規矩里,這是極為神聖莊嚴的。長輩立於中堂的神之旁,晚輩則雙膝跪地,叩頭三次,給長輩祝福,長輩站在一旁答禮,然後給壓歲錢。現在,這種規矩不那麼嚴了,打拱作揖即可,之後就是親友鄰里,相互拜年。拱手作揖互道:「恭喜發財。」「萬事如意」之類的吉利話,這樣的活動密切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使在以前有過矛盾的人,也會在一片祝福聲中握手言好。這天,粗說髒話是講不得的,刀、斧之類的東西列為忌諱之物,早由大人藏好,一整天全於喜慶氣氛中渡過。
從正月初一到初三,是正年,每天早晚要用肉盤、酒、香、紙錢、炮竹祭祀上天神靈、祖先,以寄六畜興旺,豐衣足食之願。
從初一到十五,是大正月。這些天內,有送柴(財)、搬土地、送搖錢樹、唱蓮花落等運動。最有趣的莫過於送柴(財),那是用紅布條紮成的一小桃杉木柴,由送柴人雙手托著,嘴裡念道:「送柴(財)、送柴(財),金銀財寶滾滾來;左腳進屋帶財寶,右腳進屋帶金銀。」然後雙手將柴供一神之上,並對主人說:「恭喜發財。」主人在一旁說道:「發財,發財。」並以上等糍粑相贈,然後沏茶、撕姜,獻糖果,待為上賓。懷化人對財神的崇拜和他們的好客大方,在山外之人看來似乎不可思議。
十五元宵節,懷化人多數沒有吃元宵的習慣(現在也開始吃了,元宵這麼好吃的東西怎麼可以不吃呢)。只是照例祭祀上天神靈,晚上則舞龍燈、玩蚌殼燈,還有耍獅子之類的活動,但這些活動只有在較大的一點村寨才能舉行。那些散居山野的人們,照例猜拳行令、酒歌酣,過罷元宵,人們便開始收起春節的余心,忙於陽春之事了。
@dengsheng評:0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