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問答欄目視頻美女
  1. 健康問答
  2. 答案列表

減重!為什麼有人越 減 越重

回答列表
有些人在減重過程中可能會遇到體重反而增加的情況,這通常與多種因素有關。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減肥方法不當:不恰當的減肥方法可能導致體重增加。例如,有些人可能會採取極端節食或完全依賴某種單一食物作為減肥手段,但這種做法往往會導致身體的新陳代謝率降低,使得身體更容易儲存脂肪,反而導致體重增加。
多囊卵巢綜合徵或內分泌失調:某些健康問題,如多囊卵巢綜合徵和內分泌失調,可能會影響體重控制。這些問題可能導致體內的激素水平紊亂,從而影響食慾和新陳代謝,使得減肥變得更加困難。
攝入的熱量超過消耗的熱量:即使在進行減肥,如果攝入的熱量超過了身體消耗的熱量,體重仍然會增加。這可能是因為沒有正確地計算和控制每日的熱量攝入,或者沒有增加足夠的運動量來消耗多餘的熱量。
身體水分變化:體重的波動有時可能與身體的水分變化有關。例如,攝入過多的鹽分或碳水化合物可能導致身體保留更多的水分,從而使得體重暫時增加。
減肥反彈:有些人在減肥成功後可能會出現反彈現象,即體重重新增加。這可能是因為減肥過程中沒有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或者沒有持續進行適量的運動來保持體重。
為了避免越減越重的情況,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選擇健康的減肥方法:避免極端節食或完全依賴某種單一食物作為減肥手段,而是選擇均衡的飲食和適量的運動來減肥。
尋求專業幫助:如果懷疑自己存在健康問題,如多囊卵巢綜合徵或內分泌失調等,應及時諮詢醫生並接受專業治療。
控制熱量攝入和增加運動量:確保每日的熱量攝入不超過身體消耗的熱量,並增加適量的運動來消耗多餘的熱量。
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在減肥過程中,應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如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飲酒和吸煙等。
持續監測體重變化:定期監測體重變化,如果發現體重反彈,應及時調整減肥計劃並尋求專業幫助。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
你知道增加的體重有多難減掉嗎?明明辛辛苦苦減重,結果卻越來越重。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員,不要太焦慮。偶爾放縱過後,與其對自己太過苛責,不如聆聽內心的聲音,接納真實的自己。希望大家能夠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再出發。
在減重的路上,我們會遇到兩個住在內心的小精靈:一個是「減重精靈」,另一個是「放縱精靈」
胖墩是一個大學生,他一直渴望擁有健康而輕盈的身體。帶著這個想法,他踏上了減重的旅程,希望有一天能夠自信地站在人群中,不再因為自己的體形而感到羞澀。
這天清晨,胖墩在激情澎湃的音樂中醒來,決定執行自己的減重計劃。「減重精靈」說:「加油,你只要勇敢踏出門,就離減重成功更近了一步。」「放縱精靈」卻說:「今天太熱了,在家躺著吹空調多舒服,別去運動了。」最終,胖墩決定休息一天,明天再開始。
整整一天,胖墩試圖通過控制進食來減重,以減少沒有運動的內疚感。在「減重精靈」的監督下,他一整天幾乎什麼都沒吃,只喝了些水,吃了幾片生菜。但當夜幕降臨時,孤獨和飢餓感開始侵襲他的內心。「放縱精靈」圍著他的頭頂嗡嗡嗡地飛:「今天你學習那麼累,放縱一下怎麼了?」於是他點了一分外賣——烤串、奶茶和奶油蛋糕。吃完後的胖墩感到前所未有的罪惡和失落。
經過幾天的「掙扎」,胖墩開始懷疑自己為減重付出的努力是否值得。慢慢地,因為體重遲遲減不下來,他開始出現情緒低落、暴飲暴食的情況。
無奈之下,他來到學校心理諮詢室,向心理老師尋求幫助。心理老師在聽到他的經歷後,告訴他在科學減重的通關旅程中,要在「減重精靈」的陪伴下實現減重的目標,也要學會和「放縱精靈」共處的方法。掌握了這些方法,就可以實現科學減重的願望。
情緒和體重密切相關。
對許多人來說,情緒和飲食緊密相連。壓力、焦慮或抑鬱等情緒問題常常會導致飲食失調,比如暴飲暴食或食慾喪失,這兩種極端都可能導致體重出現問題。有研究表明,處於抑鬱狀態的人有更高的肥胖風險。這一現象部分是由於情緒不穩定導致的不健康飲食習慣,如情緒飲食,即在感到壓力或情緒低落時,傾向於攝入高能量、高脂肪的食物以尋求安慰。此外,長期的壓力也會導致體內激素水平的改變,增加脂肪的存儲,最終可能導致肥胖。
塑「身」要先塑「心」
俗話說,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同樣,減重也不能立竿見影。減重前,先要做好心理建設。
設置合理的減重目標。
過高的減重目標,容易讓自己失望、喪失信心。建議細分自己的目標,比如每周減重0.5千克,逐步實現。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減重信心,還能增加減重動力。
改變自責想法
不要因為一次受「放縱精靈」的誘惑而過度自責。例如,如果有一天吃了高能量的食物,或者沒有達成目標,千萬不要過度自責、想放棄,不如就把這一次的放縱當作一個小獎勵。要注意的是,還是要堅守自己減重的初心,不能經常受「放縱精靈」影響,動搖減重的決心。
找到支持自己減重的人。
比如在「減重精靈」的陪伴下,你會更容易堅持下去。也可以和家人、朋友分享減重目標,並讓他們成為你的支持者。
培養積極的自我形象。
每天告訴自己,我正在變得更健康、更美麗。要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而不是過於關注自己的體重。
養成科學運動、規律作息的習慣。
找到自己喜愛的運動並堅持下去,讓自己的作息變得規律,不僅可以幫助減重,還能將內心的壓力、焦慮等不良情緒釋放出去。
在減重過程中,保持情緒穩定和知行合一至關重要。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在「減重精靈」的鼓勵下,積極應對減重時遇到的挑戰,才能完成健康減重的目標。
作者: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科 譚建宇 翟健 楊柳。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 況利。
猜你喜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