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問答欄目視頻美女
  1. 歷史問答
  2. 答案列表

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的告別演說全文

回答列表
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政治家、軍事家、革命家,首任美國總統,美國開國元勛之一。華盛頓出身於維吉尼亞的一個富有家庭,早年當過測量員,後曾加入英軍參與法國印第安人戰爭,1759-1774年為維吉尼亞下議院議員,帶頭反對英國統治。1775年至1783年在美國獨立戰爭中任大陸軍的總司令。1787年主持立憲會議,制定《美利堅合眾國憲法》以取代《邦聯條例》。1789年,當選美國總統,1793年贏得連任,一直擔任總統直到1797年。他在兩屆的任期中多有創舉,任期結束後自願放棄權力,不再謀求第三個任期,1799年12月14日在弗農山莊逝世。在政治思想上,華盛頓主張國家獨立,反對殖民統治;堅持國家統一和團結,反對分裂和傾軋;堅持共和制,反對君主制;認為權力永遠屬於人民,還認為各國人民都有權建立它認為最能幸福地生活下去的那種政體的政府。他沒有致力於在聯邦層面廢除奴隸制,但在遺囑中聲明解放他自己的黑奴。其作品集收入《華盛頓選集》等。
朋友們,同胞們:
很快,我們就要重新選舉一位公民來主持美國行政部門的工作,現在,你們一定在考慮要把這一重任付託給誰。在此,我必須向公眾聲明,我已下定決心,謝絕將我列入總統候選人名單,因為這樣做更有助於公眾意見的明確表達。
與此同時,我也請求你們公正考慮我的這一決定,這是我作為國家忠實公民經過對各方面因素深思熟慮後的決定。我決定解甲歸田,悄然離開政壇,並不意味著我對你們未來利益的漠不關心,也並不意味我對你們過去給予我的信任表現出來的冷漠,恰好相反,我的這一決定正是對你們未來利益的關心和對你們過去給予我的信任的感激。
你們兩次選舉我擔任總統一職。自從接受這一職務至今,我為不辜負你們對我的希望,為履行好職責,犧牲了所有個人的隱退意願。我一直希望儘早卸任,隱退故里,這種想法一直縈繞著我,總統一職實在勉強為之。在上次選舉前我就渴望隱退,甚至還準備了告別演說,但是考慮到當時我國複雜、緊迫的外交關係以及朋友們的一致勸說,我不得不放棄隱退的打算。
我對你們對國際和國內問題的關心深感欣慰,現在隱退並無道義上和禮節上的不妥。不管你們多麼希望我繼續留任,但在我國目前情況下,你們不會反對我的決定。我最初肩負起這一重任時的感想已在適當場合表達過了。在即將卸任之際,我想說的是,對我這個天生愚鈍的人來說已竭盡所能,誠心誠意為這個政府服務。就任之初,我深知自己才疏學淺,能力有限,經驗不足,其他人對我也許有同樣看法,這使我對履行總統職務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越來越感到自己應該隱退,相信這一決定公眾是理解的。我確信,如果我在處理任何事務中體現了我任總統的特殊價值,但這也僅僅是暫時的,我有理由相信我退出政壇的決定是經過慎重考慮的,而且,愛國情懷也不會禁止這麼做。
美國給予我很多榮譽,也讓我更加堅定信念,給我機會讓我忠貞不渝地奉獻出極大的熱情,在我期盼結束政治生涯之際,我無法掩飾我對深愛著的祖國的感激之情。如果我們的國家能從我的服務中獲得什麼益處,這也歸功於你們的擁戴,它將作為美國編年史上教育素材的典範。當各種情緒不時宣洩時,當人們對前途表示焦慮時,當各種誤導和不幸讓人產生懷疑而灰心喪氣時,當面對對各種失誤的指責時,是你們對我堅定不移的支持一直讓我保持這種努力,並確保了各項計劃的實現。正是出於這種考慮,我將至死都要為你們祈禱,願上天繼續把最慈善的祝福賜福給你們,願你們的聯邦和兄弟情義永垂千古,願出自你們之手的自由憲法永遠被神聖捍衛,願政府各個部門充分發揮出聰明才智。總而言之,願各州人民在自由庇護下幸福生活,在美國人民在享受這些祝福時,如能把它推薦給那些對自由還感陌生的國家,讓別國人民也歡呼、珍愛、接受它,這對他們來說是莫大的榮幸。
為了使你們的聯邦卓有成效並永久存在下去,能代表全體國民的政府是必不可少的。各地區之間締結的聯盟不管多麼緊密都不能取代全民政府;地區之間的結盟不可避免會違約和破裂,這在歷史上沒有例外。認識到這一重大事實,你們採納的一部政府憲法,比以前的更能讓聯邦緊密聯繫在一起,更有效管理你們的共同事務。這個政府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是在沒有任何脅迫的環境下,經過全面調查、廣泛討論和周密思考後獨立組建的,在所有原則以及權力分配上秉承自由,既安全又有活力,而且憲法本身包含了修正自己的條款,這樣一個政府有理由得到你們的信任和支持。尊重它的權威,遵守它的法律,服從它的政策,這些是真正自由的基本原則所要求你們應盡的義務。我們政治制度的基礎是,制定和修正憲法的權力歸人民所有。但是,憲法一直有效,遵守憲法是全體人民神聖的義務,只有經過全體人民的要求和公正的行動方可對憲法進行修正。建立政府是人民的權力,也是人民的正義之舉,但政府一旦建立,任何個人都要服從它。
所有執法障礙,所有組織和協會,不管打著什麼欺騙性的招牌,如果其真實目的是指揮、控制、阻礙或威脅依據憲法組建的權力機構的正常商議和行動,都是對自由的基本原則的侵犯,並有可能徹底毀滅這一基本原則。他們組織黨派,並武斷賦予黨派極大的權力,用黨派意志代替國家意志,儘管黨派常常規模不大,但在社會上極具欺騙性和煽動性。
然而,上面提到的組織和協會有時會迎合大眾的口味,隨著時間推移和事物的發展,這些被矇騙的人民有可能變成功率強大的引擎,協助陰險、野心和毫無原則的人顛覆人民政權,篡奪政府的統治權,這些陰謀家一旦達到目的,就兔死狗烹,毀滅幫他們取得非正義權力的引擎。
要特別記住,在像我們這樣幅員遼闊的國度里,要想對你們的共同利益進行有效的管理,政府必須有活力,並充分保障自由不受侵犯。這樣一個權力合理分配並互相制約的政府是自由的忠實捍衛者,只有在這種制度下才存在真正的自由。
在一個自由國家,思維方式能讓那些受託進行公共管理的人謹慎從事,把自己行使的權力嚴格限制在憲法授權的範圍內,避免越俎代庖,去行使另一個部門的職權。這種越權企圖有把所有部門的權力集中在一個部門的傾向,由此產生了真正的專制政府,姑且不論政府的組織形式如何。
貪戀權力以及濫用權力一直支配著人的內心世界,如果能夠認識到這一點,足以使我們相信權力過分集中會導致專制這一論斷。古今眾多經驗表明,有必要讓政府各部門之間,互相制約和監督,在行使政治權力時,只有把這些權力分配給不同的受託人,使每個受託人成為公共利益的捍衛者。
抵制其他政府部門對本部門的侵犯,這些經驗有的就發生在美國,發生在我們身邊。要想把政府各部門之間的互相制約和監督的傳統傳承下去,就必須把它們寫入憲法。如果民意認為憲法權力的分配或改變存在錯誤,就應該按照憲法條款修正憲法,但決不可通過篡改憲法來改變權力的分配,這種手段也許在某種情況下是有效的,但自由政府也時常被這種手段所摧毀。不管在何時使用這種手段,先例一開,它所帶來的局部或短暫的利益遠遠不能抵消它所帶來的永久性的危害。
在促進政治繁榮的各種要素中,宗教和道德是不可或缺的。人類幸福的柱石是對人類和公民職責最強有力的支撐,那些試圖破壞人類幸福柱石的人要想獲得愛國者的美譽是徒勞的。純粹的政治家如同虔誠的教徒,理應尊重和珍愛人類幸福的柱石。詳細闡述個人幸福和公共利益之間的關係,恐怕用一卷書也寫不完。在這裡只簡單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在法庭調查的宣誓中不涉及宗教義務,那財產、名譽和生命安全又從何談起呢?我們一定要謹防道德不需要宗教教化的思想。儘管沒有什麼能替代精心組織的教育對人心靈的塑造作用,但理性和感性都不允許我們指望在宗教缺位的情況下能把國家建成一個道德的社會。品德或道德是人民政府必不可少的力量源泉,確實如此。這一法則可被用於任何形式的自由政府。面對動搖它基礎的各種企圖,熱愛自由政府的人難道會袖手旁觀嗎?
因此,應把發展廣泛傳播知識的院校作為頭等重要的大事來抓。由於政府組織對公民意識有巨大的影響力,因此,當務之急就是要開啟民智。力量和安全最重要的來源就是珍惜公共款項。要儘量少舉債,可以通過努力維護和平避免戰爭經費支出。但同時也要記住,面對時常出現的危險也要及時支出,這樣可以防患於未然,避免為應付擴大了的危險加大支出。我們也應避免債台高築,不但要避免一些項目支出,還要在和平時期設法清償因不可避免的戰爭帶來的債務,不要把我們自己的債務隨意推給後代來償還。執行這些準則是你們這些議員們的職責,但這需要公民意見的配合。為了促進公民履行自己的那份職責,你們必須牢記,政府要想清償債務,就必須有財政收入;政府要想有財政收入,就必須徵稅;但不管什麼稅,都會或多或少引起納稅人的反感,因此,選擇合適的徵稅對象是一件令人為難的事情(這總是艱難的選擇),必須把政府徵稅的理由向公眾如實解釋清楚,這樣,當緊急公共事件發生時,納稅人就會默許政府徵收。
要對所有國家講信譽,主張正義,與所有國家保持和平,和睦共處。這樣做既然是宗教和道德的要求,難道不同樣是明智政策的要求嗎?如果始終在崇高的正義和仁愛精神指導下,對人類表現出雅量,成為民族嶄新的典範,那麼,美國就不愧是自由的國家,文明的國家,在不久的將來也必定是一個偉大的國家。
按照這樣的政策發展下去,隨著時間推移和事物的發展,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就會遠遠超過為堅定不移執行此政策所付出的任何短暫的代價,這難道還有人會懷疑嗎?難道上帝不會讓一個民族根據其品德享受幸福嗎?這次實驗至少是讓人性更高尚。難道就因人類存有的惡習就認為該實驗不可行嗎?一直存在對某些國家厭惡至極,而對另一些國家愛慕有加的思想,在實施這一政策時,再也沒有什麼比摒棄這一根深蒂固的偏見更重要的了。應該發展與所有國家的公正和友好關係。如果國家根據自己的喜好在各國之間厚此薄彼,那它就是某種程度上的奴隸,要麼是自己憎惡情緒的奴隸,要麼是自己愛慕情緒的奴隸,其中任何一種都足以讓國家背離自己的職責和利益。如果國家之間互為厭惡,就很容易互相侮辱與傷害,很容易因雞毛蒜皮的事情而產生怨恨,當發生意外或輕微摩擦時就會表現出狂妄自大,固執己見。由此,各國之間就會衝突不斷,糾纏於難以調和的、惡毒的和血腥的爭辯。被惡意和怨恨支配的國家有時會把政府推向戰爭,這與政府精心制定的政策背道而馳。政府有時也會隨波逐流,迎合公眾輿論,憑激情而不是理智採取行動,在其他時候,傲慢、野心、詭計和陰謀也會醞釀出一些充滿敵意的計劃,這更讓公眾輿論煽動起來的政府仇恨火上澆油。所以,國家的和平,有時可能也包括自由,就會淪為犧牲品。
同樣,一個國家如果對另一個國家過分親密,照樣會產生大量弊端。同情自己喜歡的國家,就很容易產生兩國有共同利益的幻覺,而兩國壓根就不存在共同利益。兩國過分親密,一國之敵就成為另一國之敵,當一國與第三國發生爭執甚至戰爭時,另一國在沒有任何正當理由的情況下也盲目參與其中。兩國過分親密,也會把別國從自己這裡得不到的特權給自己親密的國家,這就會給國家帶來雙重損害:一個是損害了自己本應保留的利益,二是那些本應享受同等特權的國家由於沒有得到這種特權而產生嫉妒、敵意甚至採取報復行動。這就給那些浮躁、腐敗和被矇騙了的公民(他們偏向喜歡的國家)提供了藉口,使他們在背叛或犧牲自己國家利益時不但引不起公憤,甚至還受到歡迎。對野心、腐敗和昏庸的順從本是卑鄙的或愚蠢的,卻被粉飾成有正義感、有責任感、順應民意、熱心公共事業而受到讚美。
誠實是最好的策略,這句格言不僅適用私人之間的事務,同樣適用於公共事務。我再次強調,我們要不打折扣地按照條約規定履行義務,但沒必要延期,延期這些條約是很不明智的。
政策和利益以及人道精神都要求我們與一切國家保持和睦相處和自由交往。甚至連商業政策也應當平等、公平,既不向其他國家尋求特殊優惠,也不要把特殊優惠給予其他國家。要遵從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通過合乎禮儀的方式發展貿易,不可通過武力打開市場。在與意向國家訂立貿易協議時(要明確本國商人的權利,並能使政府給他們一定的支持),即便是根據現實條件和雙方意願對我們最優越的條款,也只能看作是暫時的,要根據變化隨時修改或廢止。永遠記住,一國向他國尋求無私的恩惠是愚蠢的,不管得到什麼樣的恩惠,它必須以付出某些獨立性作為代價。如果接受了某種恩惠,就把自己置於這樣不利的境地,自己雖然為獲得恩惠付出同樣的代價,但對方仍認為回報不夠,被對方指責為忘恩負義。一個國家期待並指望另一個國家給予真正的恩惠是最大的錯誤。這是一種幻想,實踐會讓這種幻想化作泡影,就是最基本的自尊也會把這種幻想拋棄。
回顧我執政期間處理的各種事件,還沒發現有故意的錯誤,但我非常了解自己的不足,一定會犯了不少錯誤。不管犯了什麼錯誤,我真誠地懇請上帝避免或減輕這些錯誤可能造成的危害。我將永遠滿懷希望,希望我的祖國寬恕這些錯誤。四十五年來,我秉持正直,滿腔熱忱地為祖國效勞,我相信,這期間因我才疏學淺導致的一些失誤,將隨著我不久將離開人世而湮沒無聞。
猜你喜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