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問答欄目視頻美女
  1. 其它問答
  2. 答案列表

選擇接納尊重孩子後,孩子卻管不住了,怎麼辦

回答列表
有來訪者留言說:

老師,我兒子小學成績很好,也很懂事,但上了初中後,突然變得脾氣暴躁、易怒。
我聯繫了學校的心理老師,心理老師建議我們改變教育理念,接納孩子……但我無條件接納孩子,選擇放手以後,孩子情況反而變得越來越嚴重了,現在發展成為厭學、網癮,自暴自棄了,這該怎麼辦呢?
感謝留言和信任。
在工作中,我也經常會遇到家長們類似的疑問:你說我的教育方式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難道我要放手不管嗎?
天!誰讓你「放手不管」了。
難道在我們的家長腦海中,只有「管」和「不管」兩種選擇嗎?
教育是有技巧的,是個技術活,是家長和孩子一起修煉成長的過程。
如果我們只是搖擺在管與不管兩種極端,在我看來,說明要麼家長在圖省事,要麼就是推卸責任。
1、先說說孩子的變化。
我覺得幾乎所有家長在察覺孩子變化的過程中都「晚了一步」。青春期心理都快說爛了,但大部分家長似乎總是覺得這與自家孩子無關。
初一之前孩子成績好,很乖很懂事,為什麼。
那是因為孩子那時候處於兒童期,還沒進入青春期呀。
在進入青春期之前,孩子自我意識不高,他對環境、對家長的依從性很強。說白了,那是他那時候還不「想事」
為什麼上了初中孩子就變了。
除了環境的改變,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了。
進入青春期後,孩子就會面臨「離開父母、自己做主、彰顯個性、尋求同伴」的任務,他需要弄清楚「我是誰」,這是孩子自我同一性發展的必然。
當然,還有青春期最常見、讓家長們頭疼的變化:逆反、情緒起伏大、衝動、想法多往往還很極端、想要試探社會底線和家庭價值觀等。
所以孩子開始「脾氣變得暴躁」,這有什麼奇怪的嗎?
很正常啊!
一般只要父母調整方式,合理應對,情況就會慢慢過去、好起來,至少不至於失控。
當然,這不排除家長原本教育方式存在問題,比如過度控制、方式粗暴、給孩子過度的學習壓力(比如隨意剝奪孩子的休息娛樂時間)等給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創傷。孩子可能因此存在報復心理。
了解了青春期心理特徵和孩子可能存在報復心理、權力之爭等心理後,此時家長「無條件接納和放手」無異於給一隻紅了眼的鬥牛敞開了圍欄。
後果可想而知。
責任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家長一點點培養的!
你怎麼可能讓一個習慣被控制的孩子突然長大並學會承擔責任呢?
2、自己的幾點感悟和建議:
不要忘了:我們接納孩子,是緩解孩子敵對情緒,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我們最終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孩子成為一個能夠掌握生活技能,能夠為自己負責的人。
我覺得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兩個字:尊重!但很多人誤以為是放手讓孩子決定就好。
這是重大誤解。
接納和放手是尊重嗎?
接納孩子的情緒、狀態和想法或許是,但放手不是
家長在青春期輕易放手意味著放棄了家長有效引導、管教孩子的職責,這是對自己的不尊重,也是對孩子的不尊重。
因為孩子在青春期亟需家長有效的引導、陪伴和管教。
在尼爾森博士看來,家長最重要的態度是:溫和堅定。
如果你只顧溫和,卻忘了堅定,無疑是害了孩子。





溫和很重要,容易表達尊重,但很多家長在內疚、自我懷疑中最容易放棄堅定。
堅定,不只是給孩子空間和自由,還意味著家長無論何時都必須要堅守住某些底線
而教給孩子遵守原則和底線本身就是對孩子的尊重,對他未來負責。
比如:
(1)應該做的事情是不能妥協甚至是不能商量的。
最簡單的是學生應該上學。這一點沒有商量的餘地,家長應該堅持到底(可以講究方法),但絕不能退讓。如果生病了可以看病,沒生病就應該上學。
(2)權力和責任是不能分割的。
如果孩子堅持不上學,那麼就應該讓他拿出自己的方案和計劃,告訴家人自己想要如何承擔的責任,拿出行動說服家人。而不是躺平就好了。
而躲在家裡通宵上網,或許是孩子通過自暴自棄來讓家長「放棄自己」,或者贏得與家長的權力之爭:你們管不了我。
此時家長袖手旁觀,不僅讓他嘗到了突破底線的甜頭,還在助長孩子的不負責任。
3、方法在哪裡?
或許家長是希望通過接納和放手讓孩子自己約束自己,或者有一天「幡然醒悟」自己能努力。
但最好不要抱這種期待。我覺得這不僅風險巨大,而且可能代價巨大。畢竟孩子目前並沒有掌控自己的能力。
在我的工作中,確實有類似的孩子五年後幡然醒悟了,但錯過的人生已經無法挽回了。
家長或許會委屈:我也著急,但拿他沒辦法啊!
辦法多的是,只要家長認真對待,各種青春期的輔導書籍一找一大堆。
但所有這些方法有效的前提都是:溫和堅定!孩子的教育沒有捷徑,你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長。
就像一個與你有類似的煩惱的家長所做的,他告訴孩子:
「爸爸過去有些教育方法不對,一開始對你太嚴格,沒有尊重你;後來對你過度放鬆,我覺得這同樣也是對你的不尊重、不信任。爸爸為自己的錯誤感到抱歉!」
「爸爸希望你最終能夠成為一個為自己負責任的人。雖然我依然覺得學習對你未來而言是最好的出路。但如果你堅決不同意,爸爸不再勉強你。但你需要拿出一個你認為對自己負責任的方案並且說到做到。」
「如果你沒有方案,只想維持目前的生活狀態。那對不起,爸爸不能同意。我不會為你目前的生活狀態提供支持,你所有的問題都請你自己解決!」
「如果你未來想要調整自己的方向,歡迎你和爸爸詳談!」
這些話最重要的不應該是說說,而是說到做到。
這樣才能讓孩子最終尊重你,也尊重他自己。

有來訪者留言說:

老師,我兒子小學成績很好,也很懂事,但上了初中後,突然變得脾氣暴躁、易怒。
我聯繫了學校的心理老師,心理老師建議我們改變教育理念,接納孩子……但我無條件接納孩子,選擇放手以後,孩子情況反而變得越來越嚴重了,現在發展成為厭學、網癮,自暴自棄了,這該怎麼辦呢?
感謝留言和信任。
在工作中,我也經常會遇到家長們類似的疑問:你說我的教育方式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難道我要放手不管嗎?
天!誰讓你「放手不管」了。
難道在我們的家長腦海中,只有「管」和「不管」兩種選擇嗎?
教育是有技巧的,是個技術活,是家長和孩子一起修煉成長的過程。
如果我們只是搖擺在管與不管兩種極端,在我看來,說明要麼家長在圖省事,要麼就是推卸責任。
1、先說說孩子的變化。
我覺得幾乎所有家長在察覺孩子變化的過程中都「晚了一步」。青春期心理都快說爛了,但大部分家長似乎總是覺得這與自家孩子無關。
初一之前孩子成績好,很乖很懂事,為什麼。
那是因為孩子那時候處於兒童期,還沒進入青春期呀。
在進入青春期之前,孩子自我意識不高,他對環境、對家長的依從性很強。說白了,那是他那時候還不「想事」
為什麼上了初中孩子就變了。
除了環境的改變,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了。
進入青春期後,孩子就會面臨「離開父母、自己做主、彰顯個性、尋求同伴」的任務,他需要弄清楚「我是誰」,這是孩子自我同一性發展的必然。
當然,還有青春期最常見、讓家長們頭疼的變化:逆反、情緒起伏大、衝動、想法多往往還很極端、想要試探社會底線和家庭價值觀等。
所以孩子開始「脾氣變得暴躁」,這有什麼奇怪的嗎?
很正常啊!
一般只要父母調整方式,合理應對,情況就會慢慢過去、好起來,至少不至於失控。
當然,這不排除家長原本教育方式存在問題,比如過度控制、方式粗暴、給孩子過度的學習壓力(比如隨意剝奪孩子的休息娛樂時間)等給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創傷。孩子可能因此存在報復心理。
了解了青春期心理特徵和孩子可能存在報復心理、權力之爭等心理後,此時家長「無條件接納和放手」無異於給一隻紅了眼的鬥牛敞開了圍欄。
後果可想而知。
責任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家長一點點培養的!
你怎麼可能讓一個習慣被控制的孩子突然長大並學會承擔責任呢?
2、自己的幾點感悟和建議:
不要忘了:我們接納孩子,是緩解孩子敵對情緒,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我們最終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孩子成為一個能夠掌握生活技能,能夠為自己負責的人。
我覺得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兩個字:尊重!但很多人誤以為是放手讓孩子決定就好。
這是重大誤解。
接納和放手是尊重嗎?
接納孩子的情緒、狀態和想法或許是,但放手不是
家長在青春期輕易放手意味著放棄了家長有效引導、管教孩子的職責,這是對自己的不尊重,也是對孩子的不尊重。
因為孩子在青春期亟需家長有效的引導、陪伴和管教。
在尼爾森博士看來,家長最重要的態度是:溫和堅定。
如果你只顧溫和,卻忘了堅定,無疑是害了孩子。





溫和很重要,容易表達尊重,但很多家長在內疚、自我懷疑中最容易放棄堅定。
堅定,不只是給孩子空間和自由,還意味著家長無論何時都必須要堅守住某些底線
而教給孩子遵守原則和底線本身就是對孩子的尊重,對他未來負責。
比如:
(1)應該做的事情是不能妥協甚至是不能商量的。
最簡單的是學生應該上學。這一點沒有商量的餘地,家長應該堅持到底(可以講究方法),但絕不能退讓。如果生病了可以看病,沒生病就應該上學。
(2)權力和責任是不能分割的。
如果孩子堅持不上學,那麼就應該讓他拿出自己的方案和計劃,告訴家人自己想要如何承擔的責任,拿出行動說服家人。而不是躺平就好了。
而躲在家裡通宵上網,或許是孩子通過自暴自棄來讓家長「放棄自己」,或者贏得與家長的權力之爭:你們管不了我。
此時家長袖手旁觀,不僅讓他嘗到了突破底線的甜頭,還在助長孩子的不負責任。
3、方法在哪裡?
或許家長是希望通過接納和放手讓孩子自己約束自己,或者有一天「幡然醒悟」自己能努力。
但最好不要抱這種期待。我覺得這不僅風險巨大,而且可能代價巨大。畢竟孩子目前並沒有掌控自己的能力。
在我的工作中,確實有類似的孩子五年後幡然醒悟了,但錯過的人生已經無法挽回了。
家長或許會委屈:我也著急,但拿他沒辦法啊!
辦法多的是,只要家長認真對待,各種青春期的輔導書籍一找一大堆。
但所有這些方法有效的前提都是:溫和堅定!孩子的教育沒有捷徑,你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長。
就像一個與你有類似的煩惱的家長所做的,他告訴孩子:
「爸爸過去有些教育方法不對,一開始對你太嚴格,沒有尊重你;後來對你過度放鬆,我覺得這同樣也是對你的不尊重、不信任。爸爸為自己的錯誤感到抱歉!」
「爸爸希望你最終能夠成為一個為自己負責任的人。雖然我依然覺得學習對你未來而言是最好的出路。但如果你堅決不同意,爸爸不再勉強你。但你需要拿出一個你認為對自己負責任的方案並且說到做到。」
「如果你沒有方案,只想維持目前的生活狀態。那對不起,爸爸不能同意。我不會為你目前的生活狀態提供支持,你所有的問題都請你自己解決!」
「如果你未來想要調整自己的方向,歡迎你和爸爸詳談!」
這些話最重要的不應該是說說,而是說到做到。
這樣才能讓孩子最終尊重你,也尊重他自己。
猜你喜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