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問答欄目視頻美女
  1. 生活問答
  2. 答案列表

肝胃不合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辦

回答列表
肝胃不合證是肝失疏泄,胃失合降,臟腑功能不協調所致的病證。多由情志不遂,肝氣鬱結,氣鬱化火,影響胃的功能;或寒邪侵襲肝胃,導致肝胃功能異常等引起。
又稱肝氣犯胃。指肝失疏泄,胃失和降的病證。多由情志不遂,氣鬱化火,或寒邪內犯肝胃所致。有寒證、熱證之分。肝鬱化火,橫逆犯胃,以脘脅脹痛,吞酸嘈雜,舌紅苔黃為主症,屬熱;寒邪內犯肝胃,以巔頂痛,吐涎沫,舌淡苔白滑為主症。治宜調和肝胃。
主要臨床表現:胃脘脅肋脹問疼痛,曖氣吞酸,呃逆嘔吐,煩躁易怒,舌紅苔薄黃,脈弦。或巔頂疼痛,嘔吐涎沫,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弦。
病機分析:本證可分為肝氣犯胃合寒邪侵襲肝胃二種類型。肝氣犯胃者,肝鬱化火,橫逆犯胃,肝胃氣機不暢,則胃脘脅肋脹問疼痛;氣鬱化火,胃失合降,則曖氣吞酸,呃逆嘔吐;肝失條達,心神不寧,則煩躁易怒;舌紅苔薄黃,脈弦為肝氣鬱而化火之象。
寒邪侵襲肝胃者,陰寒之邪循肝經上行,則巔頂疼痛;寒邪犯胃,中陽不足,胃失合降,則嘔吐涎沫;陰寒之邪內盛,陽氣受損,則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弦為陰寒之象。
相似證候的辨別:本證的肝氣犯胃型當與脾胃濕熱證相辨別,兩者均可出現胃院脹痛,曖氣吞酸,呃逆嘔吐等症。但本證有肝氣鬱結、橫逆犯胃的臨床表現,脾胃濕熱證無這一表現。本證的寒邪侵襲肝胃型當與寒邪犯胃證相辨別,兩者都有胃寒疼痛、嘔吐等表現,但本證有肝寒氣鬱的臨床表現,寒邪犯胃證則無這一症狀。
辨證注意點:抓住肝胃同病的臨床特徵,並注意區分寒熱的不同。
以下介紹幾則既能滋陰祛火、且能調理脾胃的食療膳方:
1、百合枸杞肝。
取百合50克,枸杞子30克,冬蟲夏草10克。洗凈後加水燉開,文火慢煮約20分鐘左右,加入豬肝或羊肝50克及調料適量,再煮約30分鐘即可,分次吃肝喝湯。
本方補益肝腎陰虛,補肝益血。
2、首烏杞肝片。
用豬肝200克,制首烏60克,枸杞子15克。制首烏、枸杞子煎水取濃汁;豬肝切片,用豆粉、鹽、醋、白糖、醬油拌勻,用植物油炒熟,放入前汁及蔥、姜。分2次服。
本方補益肝腎,補肝益血。
3、枸杞藥燉肉。
取羊肉500克煲湯至肉爛,加入山藥500克切成塊,枸杞子100克。文火燉半小時,酌加調料即可。
本方溫補腎臟寒虛。
4、參芪胎盤液。
用黃芪100克,枸杞子60克,人參30克,胎盤粉20克。人參、黃芪、枸杞子加水煎取濃汁,下胎盤粉攪勻。每次服10毫升。
本方滋補肝腎,補氣養血、溫腎益精。
愛心提示:以上介紹用方,請務必諮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
猜你喜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