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問答欄目視頻美女
  1. 歷史問答
  2. 答案列表

千古一帝漢武帝晚年為何發 罪己詔

回答列表
漢武帝劉徹是西漢王朝的第五位皇帝。在位時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統一人們的思想,北擊匈奴,實現了西漢王朝的大一統。
公元前91年,公孫敬聲被人告發用巫蠱咒武帝,武帝寵臣江充奉命查巫蠱案。江充與太子劉據有隙,趁機陷害太子,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相繼被迫自殺。清醒過來的武帝滅江充三族。
武帝統治時期,北擊匈奴長年征戰,雖取得了一些戰爭的勝利,但也給百姓和國家帶來的沉重的負擔。加之,武帝晚年崇信方術以求長生,耗費無度,民生困苦,部分地區出現了動亂情況。
公元前90年,武帝命大將李廣利出征匈奴,但李廣利能力平庸,指揮失當、兵敗降敵,數萬漢軍戰死疆場。這是武帝北擊匈奴以來巨大的軍事挫折。李廣利降匈奴一年後,也被殺祭神。
以上的種種,讓漢武帝開始反思自己的政策。漢武帝在《輪台詔》中,深陳既往遣李廣利北伐匈奴之悔,否定了部分臣子主張將戰爭繼續升級的屯田輪台的計劃,表示當今政事,最要緊的應當在於「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指出安定生產的重要性。
公元前89年,68歲高齡的漢武帝,從長安來到新疆輪台,行程達2880多公里,所為何來?但絕對不是專為下「罪己詔」而去的,想想這數千里的路程就不難讓人明白。事實上,就是想聽聽、想看看輪台的屯田事宜,好為遠征西域做個準備。
當時,大農令桑弘羊與大臣田千秋等官員聯名上書,建議漢武帝加大屯田力度,擴充輪台、渠犁等地的屯田規模,以保障西征大軍的糧草所需。
對於漢武帝此行的目的,桑弘羊等人早已瞭然於胸。所以,當漢武帝一行來到輪台屯田之處,便針對鞏固徵討西域的勝利成果,維護西域商路暢通等方面,充分準備了功課,那就是加大屯田的力度。
然而,漢武漢原本實施的征伐擴張的執政理念,卻在此時突然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果斷駁回桑弘羊建議,並將一直實施的征戰擴張國策,調整為休養生息的內治國策。同時,下詔自責:「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政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史稱《輪台罪己詔》,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份帝王罪己詔。大意:由於自己的窮兵黷武、連年征戰,給百姓的生存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心中甚感愧疚。所以,從現在起,將效仿文景之治,與民休息。
由此可見,漢武帝在出發之時,依舊堅守著自己征戰擴張的執政理念。之所以會在到達輪台時,才提出了自己調整國策的理念,極有可能是其在長達數十日的路途中,思慮再三的結果。
那麼,又是什麼原因促使漢帝武帝下定決心,調整治國方略的。
最重要的一條:社會動盪已起,國家危亡已顯。
一是:漢武漢在位54年,修建茂陵的時間就長達53年。所耗人力、財力等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
二是:全國賦稅總收入的三分之一,被用於宮廷改建、新建,巡遊、求仙等私慾行為。
三是:由於徵用大量壯年進行征戰,造成大片土地荒蕪,官民皆貧。
四是:稅賦連年增加,百姓壓力山大。
因此種種,國內出現大量百姓流亡,盜寇四處。紛紛發生百姓武裝反抗官府的事件,而且連殺不禁。
據史料記載:僅關東一隅,一次性就曾出現過200萬流民的現象;另有記載:「寇盜並起,道路不通,直指之使始出。」意為:有些地方盜賊之多,已然截斷了官府的交通要道,官民盡皆難以通行。同時,時有農民起義發生,社會秩序已顯現極度動盪的狀態,國家猶如浪潮中的小船,隨時都處於危亡的關口。
為了解決匪患問題,漢武帝還專門組建了一支秘密機構(如同明朝時的東廠),即:繡衣御史、繡衣直指、繡衣執法、直指繡衣使者等。可身穿繡衣,手持節杖和虎符,隱於民間,專門探聽和平定各地武裝叛亂以及農民起義。
可以說,漢武帝末年,社會秩序已經極度惡化。
所以,極有可能是因鑒於此,一向乾綱獨斷、固執己見的漢武帝才會進行深刻反思,最終做出自污其身、自損其名的「罪己詔」一事來。畢竟,江山大於個人榮辱。
此後,為表自己 「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的決心,以及「由是不復出軍。而封丞相車千秋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養民也」的悔過之意。隨後,拜田千秋為丞相,並封其為富民侯,以彰顯自己與民休養生息的決心。同時,漢武漢幡然省悟,遂將宮中方士盡皆趕出宮外,不再相信長不死之事,不再聽信神仙一說。
天漢三年,再次發生匈奴入侵雁門關的邊情。但是,此時全國處於修養生息的狀態,已無兵可派。為此,漢武帝徵發牢獄中的犯人,以參戰可贖罪、立功可受爵為條件,令其抵抗匈奴大軍。不曾想,這些上陣的犯人多為敢死之士,雖然戰死人數高達六成以上,結果卻是一戰大敗匈奴,勝利而還。
事後,有人將漢武帝同始皇帝進行比較,二人皆好奢華,皆好征戰,皆好長生,但結果卻是「秦亡,而漢興」。之所以有此結果,皆因漢武帝晚年能夠醒悟之故,能夠將繼承人漢昭帝託孤可用之人。
也因此「罪己詔」,不但全面調整了漢朝的治國方略,還使危亡關頭的國家政權轉危為安,更為之後的「昭、宣中興」奠定了基礎。
猜你喜歡
相關推薦